近年来,清和社区以“‘清’风新坐标,‘和’你共文明”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为轴心,构建文化传承、榜样选树、民生服务和生态治理四维联动体系,用“文明一平方”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,实现民生服务精准触达、自治力量蓬勃生长,绘就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社区治理新图景。
传文脉,润民心,激活文化传承新活力。清和社区以“古渠的今昔”为主题,深入挖掘红花渠历史文化底蕴,通过“相‘月’红花渠中秋”主题活动再现古渠畔的中秋盛景,借助“线绳编织传非遗”活动在一针一线中传承古老技艺的智慧,举办“春暖花开”系列插花活动以鲜花绿植创作出鲜活生动的手工作品。全年累计开展文化传承活动12场次,吸引700余人次参与,不仅让居民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更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。
创品牌,树新风,打造文明引领新标杆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常态化开展“浓情百家宴”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“民族团结爱无界”等“我们的节日”特色活动百余次,创新推出“吃讲茶”“四德榜评选”等载体。深入挖掘“好家风”“绿色之星”榜样王春、王常红、康进民等67人,组织“最美家庭”“家风故事会”“职业技能比拼”等评选活动12次,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优良家风紧密结合。“老刘管事”宣讲团成员王红安、蒋立群的小区“一角微宣讲”,把国家大事、社区变化变成最接地气的身边故事,推动崇德向善成为社区精神坐标。
优服务,惠民生,激发志愿服务新动能。坚持以服务“一老一小一困”群体为核心,联动共建单位和社会组织12家,开展爱心义诊、免费家政、大手拉小手·假期课业帮等精准服务900余人次,切实解决老年群体的实际困难,以多样化关爱服务,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培育9个“楼道管家”队伍,开展宣传、实践、反馈“善行三重奏 ”文明活动25次,以“志愿一平方”激发居民自治热情,构建“多元参与、共建共享”的服务格局,让文明实践更具温度与实效。
践绿色,促共享,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。创新“社区园丁”绿地认养计划,探索“认领一平方”文明路径,将垃圾分类、绿色出行等生态理念融入基层治理实践,联合宁夏银行永康支行、送变电等22家共建单位同治理、同共享,发动43名党员,居民志愿者22人就近认领“责任田”,将7个小区2600平方米的“秃斑地块”蜕变为“口袋花园”和“邻里菜圃”,以实现了“微治理”撬动“大变化”的目标。推行“绿积分”激励机制,助力老旧小区环境提升焕发新生机。